印尼财政部《财政部长条例》第37/2025号正式生效,明确对年营业额超5亿印尼盾(约3.2万美元)的电商卖家征收0.5%所得税,并要求Shopee、Tokopedia等平台代扣代缴。然而,政策落地首日即引发行业震荡——印尼电商协会(idEA)紧急呼吁给予至少1年过渡期,称平台方直至生效当日才收到正式文本,中小微企业面临系统适配、税务教育等“合规断层”风险。
新规要求平台建立卖家营业额申报系统,但无需核实数据真实性,卖家需自行打印签署税务文件并盖章提交。这一“轻核实、重申报”的设计虽降低平台合规成本,却将风险转嫁至卖家。idEA秘书长Budi Primawan指出,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税务合规能力,政策可能引发两种极端后果:要么因操作失误导致税务处罚,要么被迫将成本转嫁消费者,削弱印尼电商的价格竞争力。
行业担忧并非空穴来风。以Shopee印尼站为例,其7月20日即将实施的每单1250印尼盾(约0.56元人民币)处理费,已让卖家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。若叠加0.5%所得税与10%增值税,中小卖家的运营成本将显著上升。协会建议参照印度、墨西哥经验,制定分阶段实施细则,例如首年仅要求平台完成系统对接,次年逐步强化卖家培训,最终实现全链条合规。
这场“合规突袭”暴露出印尼数字税收改革的深层矛盾:一方面,政府希望通过征管机制转移堵住税收漏洞;另一方面,行业生态尚未做好技术、人才与资金准备。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博弈中,如何平衡财政收入与市场活力,将成为印尼电商政策制定的关键命题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