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7日,第三届国内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进入第二天,多场主题活动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,发布多项重磅成果,为全球产业生态注入新动能。
创新链专区: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密码
本届链博会首设创新链专区,汇聚部门、科研机构及高新企业,通过实景展示呈现专利盘活、中试验证、批量生产等关键环节。知识产权局展示的高校专利系统覆盖68万条存量专利,工信部电子一所则通过重点产品工艺“一条龙”应用案例,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“不能用”“不好用”的难题。此外,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、中兴通讯等机构展示的产学研融合项目,为技术商业化提供可复制路径。
六链一展区:细分领域的技术图谱
展会设置先进制造链、清洁能源链、智能汽车链等六大展区,系统呈现国内产业链优势。智能汽车链展区中,智界R7、特斯拉Model Y L等车型的亮相,凸显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三电系统、智能网联等领域的突破;清洁能源链以“源网荷储”为逻辑,展示储能技术与消纳方案的协同创新;数字科技链则聚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,展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的潜力。
北京倡议与指数发布:构建全球合作新框架
开幕式上发布的《北京倡议》,呼吁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,反对经济问题政治化。同期发布的《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》及创新指数、韧性指数,为分析全球产业趋势提供数据支撑。贸促智库交流活动上,专家指出,国内通过链博会平台,正从“规模优势”向“规则引领”转型,为全球产业链治理贡献东方智慧。
企业签约与新品首发:供需对接成效显著
展会首日,山东、湖北等省份举办产业对接会,达成多项合作协议。在“链博首发站”专区,近百家企业发布新产品与新技术,涵盖智能制造、绿色农业等领域。例如,某企业展示的AI检测安防系统,通过5G-A网络实现毫秒级响应,为工业场景提供安全保障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